从革命老区的窑洞土炕到民族边疆的村寨诊室,再到雪域高原的牧民毡房,这个暑假,复旦上医博医团150余名师生志愿者组成7支实践队伍,分赴陕西延安、江西吉安、甘肃玛曲、云南楚雄、山东菏泽、西藏昌都、广东大埔等地,用近一个月的接力,服务基层群众超1.5万人次,举办学术讲座、技能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50余场,系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超千名,让优质医疗资源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由眼耳鼻喉科医院牵头组织的博医团首次踏上甘肃玛曲这片雪域高原,便被藏族同胞献上的洁白哈达包裹,这份暖意延续着复旦上医与玛曲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上医校友王万青扎根玛曲阿万仓55年,用“只身打马赴草原”的坚守成为“草原曼巴”(藏语“医生”),如今,博医团循着他的足迹而来。
在玛曲县人民医院,义诊现场早已排起长队。眼耳鼻喉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许信达接诊了一位被耳鸣困扰多年的藏族大哥,通过细致问诊与电耳镜检查,发现是黄褐色耵聍阻塞耳道,仅用五分钟便用镊子将其取出。“世界终于安静了!”大哥连声道“瓜真切”(藏语“谢谢”)。这瞬间让许信达领悟:“王万青精神不在惊天动地,而在做好每一次细微的问诊、每一次准确的操作。”
由中山医院牵头组织的队伍在江西井冈山麓的永新县、遂川县留下足迹。第二次参加博医团的杨昌生在遂川县医院举办了心肌病分类专题医学讲座,服务之余随博医团踏上井冈山接受革命教育。他感慨道,此行虽短暂,却让自己对老一辈医者的崇高理想与刻苦钻研、勤勉奉献的精神有了真切可感的认知。
陕西延安的宝塔山下,华山医院团队走进医院和乡镇街道,把健康送进黄土高原的窑洞,并学习践行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医者仁心,感悟革命传统。广东梅州大埔县妇幼保健院里,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邱君君和博士生刘锶嘉正与一位阿婆耐心沟通。针对当地女性对妇科检查的抵触情绪,团队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宫颈癌等女性健康科普知识,普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理念,收获了不少当地“阿公”“阿婆”的大拇指。
山东菏泽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曹县的张女士抱着3岁的孩子直奔义诊台。“本打算去上海,听说博医团来了,在家门口就挂上了专家号!”由儿科医院牵头组织的博医团队伍不仅送医入户,还针对当地医护开展门诊带教、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以及科室交流等一系列教学、学术讲座活动,旨在将三甲医院的诊疗经验和智慧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临床指南,将上海经验留在菏泽,让“造血式”帮扶成为乡村振兴的医疗注脚。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华亭)
股票配资网大全,配资网app,股票开户去哪里开户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